最近一段时间,我跟随农业农村局食药用菌产业办领导实地走访了以丽佳食用菌菌棒专业化合作社为代表的菌棒集约化加工厂、以张良明菌种厂为代表的专业化制菌中心、以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灵芝孢子粉精深加工企业、以兰巨梅地野生灵芝园和锦溪泉灵谷灵芝特色园为代表的菌旅融合示范点、以惠农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废菌棒资源化利用企业、以菇源、菇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与龙泉市食药用菌办领导、企业负责人以及产业致富带头人就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感悟颇多。
△龙泉段木灵芝栽培基地
石台县食用菌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种植食用菌历史悠久,食用菌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有力手段。2020年食用菌种植面积0.42万亩,主要分布在小河镇、仁里镇、仙寓镇、七都镇,品种有黑木耳、香菇、羊肚菌、大球盖茹、竹荪、黑皮鸡枞菇、玉皇菇等,其中木耳占全县种植面积80%以上,以代料露地种植为主,原料主要来自江西、福建、安庆等地。
由于“两山”理论的提出,石台县对食用菌产业实行不鼓励不禁止发展的政策,尤其是黑木耳,基本上是农民自主发展,没有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扶持,食用菌产业存在着产业风险大、菌种市场供应较为混乱、产品附加值低、菌棒集约化加工程度低、废弃菌棒资源化利用率低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针对石台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借鉴龙泉市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做法,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食用菌产业兴旺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合力做好服务。各职能部门应树立服务主导产业意识,林业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意见;农业部门做好食用菌主体培育和技术指导工作,供销社应做好食用菌品牌打造和产品营销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抓好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挖掘菌菇文化。石台县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应充分挖掘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历史文化和膳食文化,建立食用菌展览馆,成立食用菌文化研究中心,定期召开食用菌大会,创建一批集休闲观光、养生体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如在大演乡牯牛降建设野生灵芝特色园。
3、聚力培育主体。目前,石台县有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企业8个,如仁里硒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仙寓奇峰富硒食用菌合作社、七都河口秸秆食用菌装业合作社,大部分以散户种植为主。开展大户培育工程,建设年生产菌棒100万棒以上的菌棒加工厂2家。对规模种植户在项目申报、种植保险、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科学引导,壮大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延伸产业链条。结合石台县全域旅游的建设,大力延伸食用菌产业链,鼓励企业研发黑木耳超细粉、香菇丁丝、香菇速食片、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油及胶囊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深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化解环境污染。食用菌产业是石台县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废菌棒乱堆、露天焚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应结合有机肥替代行动,将废菌棒与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可以分乡镇设立集中收购点,出售给生物质发电厂;鼓励菌棒集约化加工厂回收废菌棒,用作灭菌炉燃料;需加强宣传,提高菌农环保意识。